刘红卫经营的织造厂里,偌大的车间大约只有一半的机器在运作,几个工人穿梭其中,地上杂乱地摆放着几个零件、几个空箱子,有的地方还有一片污渍。盛泽部分小微纺织企业的生产现状,从刘红卫的企业可见一斑。

规模小并不是问题,档次低却是致命伤。根据盛泽镇经济发展局相关工作人员的介绍,当地2500多家的纺织企业中,产值在亿元以上的企业只有近80家,剩下的2000多家企业多属于小微企业,管理相对比较粗放,创新能力普遍不强,主要集中在低端生产制造环节,因此,在产业调整中首先遭遇冲击。

“盛泽纺织业这艘大船的总吨位大,看起来很美,但主要是由众多小舢板组成的。风暴一来就现了原形,抗不了风险。”刘红卫说。

作为低端生产制造环节,盛泽织造受生产要素成本上升的困扰尤甚。“现在每年工人工资涨幅都在10%左右。”经营织造企业的吴先生告诉记者,公司现在有员工600多人,根据工种不同,工资也有所差异,如挡车工目前的月薪在5300元?6000元之间;保全工目前的月薪在10000元以上。与去年相比,工人月薪普遍上涨近两成。劳动力成本的增量几乎就吃掉了全部利润。“此外,物流、融资、环保等成本以及人民币升值,都是企业需要面临的挑战。”

前几年的行情好,当地纺织企业大干快上,又导致了低端产能严重过剩。苏州志向集团董事会秘书丁结缘说,“2011年的行情是,只要你有钱上机器就能够赚钱,根本不注重创新,导致了很多企业盲目扩张,最后产品供大于求。”

盛泽丝绸协会会长蔡雪熊也认为,因为行情好,前些年上的机器大多技术水平不高。据协会了解,在当地近1000家拥有喷水织机的工厂中,技术档次低的喷水织机占了大部分。“许多企业技术装备水平不高,织机是运转了十多年的陈旧机型,织机简陋,轻型狭幅,只能生产比较低档的产品。”

低水平扩张导致低档次产品供大于求,价格下跌严重,使资金压力雪上加霜。蔡雪熊介绍,盛泽黄家溪村一家生产仿真丝“雪纺”的企业,今年每米销售价下跌一半多,库存有200万米,应收款500万元,银行贷款800万元,资金压力很大。“这种情况在大部分创新能力较弱的小微企业中较为普遍。”

在蔡雪熊看来,盛泽纺织业的不景气,更是纺织业大趋势的一个微观反映。“欧美日的一些低端纺织品及服装的订单已向东南亚及南亚地区转移。服装订单转移了,服装厂所需的面料就相应减少,而且这种产业转移的趋势将越来越明显。”

相关新闻

联系我们

联系我们

0512-63536654

在线咨询: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

邮件:info@fzerpk.net

工作时间:周一至周五,8:30-15:30

关注微信
关注微信
SHARE
TOP